司马光(公元者 者 —者 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
司马光(公元者0者9—者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进士出身,北宋宰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历经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五朝,是史所罕见的五朝名臣。熙宁三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司马光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四年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意编《资治通鉴》,元丰七年(公元者084年)书成。司马光去世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音律、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他著作颇丰,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司马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居处得法,举止有礼,忠信仁孝。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与他幼年所受到的良好家教分不开的。司马光五六岁时,有一天拿了一个青胡桃,请他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他姐姐忙了半天也剥不掉,就生气地走开了。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过来,用开水烫软青胡桃,很容易地把皮剥好了。他姐姐回来,看见司马光在吃胡桃,就问胡桃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我自己会剥。”司马光的父亲恰巧看到女佣替儿子剥胡桃皮的情形,便叱责司马光说:“小孩子怎么可以撒谎!”
从此以后,司马光铭记在心。多少年后,甚至做了大官,他仍然时时告诫自己,以“诚”字作为律己待人的信条。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废寝忘食。为了警诫自己不致懈怠,他请人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称为“警枕”,熟睡中只要木枕滚动,他就醒来,立刻起床,伏案读书。
退休后,他在洛阳居住,吩咐一老兵把他骑的马牵到市场上去卖了。老兵临走时,司马光叮咛道:“这匹马曾犯有肺病,有人买马时,要据实告诉人家。”老兵私下笑他迂腐,却不能理解他对人诚实的用心。
司马光对待父母极其孝顺,对待哥哥弟弟极其友爱,侍奉皇上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极其诚信。他的哥哥名叫司马旦,兄弟二人十分友爱。司马旦八十多岁了,司马光像对待父亲一样地服侍他,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地保护他。每当吃饭稍微迟了一些,就温和地问哥哥:“恐怕你已经饿了吧。”天气稍稍有所变化,就摸着哥哥的背说:“需要加(减)件衣服吧?”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引自《诗经·曹风·鸤鸠》。仪:仪表,仪容。忒:差错。
《诗经》说:“仪容举止庄重肃穆,可为四方国家的表率。”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作为兄长、弟弟,其行为都足以作为楷模,然后民众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齐家与治国
中国古代儒家修己安人的思想是以端正己身为根本,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在正心。只有在治理好家庭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公正地办理好国家事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就有很多官员因不能治理好家庭而遭到谴责,甚至被降职的事例。
王举正,宋仁宗时任给事中、参知政事,其岳父是宰相陈尧佑,“荣盛无比”。妻子陈氏凭借娘家势力,对王举正蛮横不敬。当时,御史台推荐李徽之做御史,李徽之是王举正朋友的女婿,王举正认为李徽之不合格,就以给事中的职责驳斥对李徽之的推荐。李徽之因此怀恨并控告王举正说:“妻悍不能制,如谋国何?”意思是:“你在家连老婆也管不了,如何能管理好国家呢?”王举正不得不自动要求离职,以礼部侍郎职衔出知许州。
让我们无愧于先祖的恩荫
延笃,字叔坚,一说字叔固,东汉南阳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人。他初仕议郎,累官京兆尹。年少时,延笃拜颍川唐溪典学习《春秋左氏传》,后又跟从马融学习百家经典,博览群书,通晓治术,能著文章,知名京师。顺帝时,举孝廉,为平阳侯相。桓帝征为博士,拜议郎,与朱穆、百边韶共同著作东观。又迁京兆尹,为政宽仁,不阿权贵。因为得罪梁冀,称病免官回家教书。死后家乡子弟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屈原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