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不敏焉晋国表示歉意有加礼礼节特别隆重厚其宴好而归之宴会更加
谢不敏焉:晋国表示歉意。
有加礼:礼节特别隆重。
厚其宴好而归之:宴会更加隆重,回赠更加丰厚。宴,宴礼。好,好货。
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外交辞令不可忽视。辞,辞令。
子产有辞,诸侯赖之:子产善辞令,诸侯得其利。
释辞:废弃辞令。
“辞之辑矣”四句:出自《诗经·大雅·板》,意思是辞令和谐,人民团结;辞令愉快,人民安定。叔向引这段诗句称赞子产善辞令,而且知道辞令的重要。辑,和谐。协,今作“洽”,融洽。绎,喜悦。莫,安定。
鲁襄公去世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没有会见。子产派人把招待外宾的宾馆围墙全部拆毁,把车马都赶进馆舍。士文伯责备他,说:“我国由于政事刑罚没搞好,以至寇盗很多,这对于屈尊来存问的诸侯臣属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派官吏人把宾馆修缮好,大门造的高高的,墙垣筑得厚厚的,以使来宾无忧。现在您拆毁了它,虽然您的随从能做好警戒,别国的宾客又怎么住呢?由于敝国忝为盟主,所以修缮馆舍,筑好围墙,以接待宾客,你把它们都毁掉,又如何满足宾客的需要呢?我们国君派我来向你请教。”子产回答说:“由于敝国狭小,又夹在大国之间,大国随时要敝国进贡财物,所以我们不敢安居,搜尽敝国的财物,前来朝见。恰逢你们不得空,没能得见,又没有得到明示,不知什么时候能接见。既不敢献纳财物,又不敢把他们放在露天。如果献纳,这些财物是国君府库里的物品,不经过一定的仪式,我们不敢献纳。如果放在露天,又怕时而干燥时而潮湿使东西朽坏,从而加重敝国的罪责。我听说晋文公当盟主的时候,宫室低小,没有可供观览的台榭,却把接待诸侯的宾馆建得高大宽敞,宾馆就如同国君的寝宫。修缮馆舍的仓库、马厩,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匠按时粉刷馆舍宫室墙壁;诸侯的宾客来了,甸人在庭院中点起火把,仆人巡视客馆,车马有安置的场所,宾客的仆从有专人替代,管车官员给车轴加好油,管洒扫的隶人和养牛羊、看马的,各司其责;百官各人陈列其礼品;文公不让宾客耽搁,也没有失礼的事情;与宾客忧乐与共,有意外情况就加以安抚;对宾客热情教导,所缺乏的给予周济照顾。宾至如归,不但没有灾患,不怕盗贼,也不怕干湿。如今贵国的铜鞮宫绵延数里,而把诸侯安顿在像给下人住的地方,大门进不去车,又无法越墙进入,盗贼公然横行,而天灾又无法防止。宾客进见的时间没有一定,君王的命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出。如果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藏贡品而加重罪责。谨此请问:对我们有什么指教?虽然贵国国君遭到鲁国丧事,可这同样也是敝国感到忧戚的事。如果能让献纳财礼,我们愿把围墙修好再离开,这就是君王的恩惠了,岂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复命。赵文子说:“他说的是实情。是我们德行有亏,用下人住的房屋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派士文伯去赔礼道歉。
晋平公接见郑简公,礼仪有加,厚加款待,赠送了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们回去了。于是新建了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辞令不能废弃就如这个例子!子产善于辞令,诸侯因此获益,为何要放弃辞令呢?《诗》说:‘辞令和谐,民众团结;辞令动听,百姓安定。’子产懂得这道理。”
- 准备出发的你 应准备的保障行李安全实用小物[图]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原文>>>温人之周①周不[图]
- 《典略》曰备遣军谋橡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图]
-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松、竹、梅是著名的象征君子之风的“三友”[图]
- 在江湖中行船唯独畏惧大风天气冬天的时候风是慢慢刮起来的行船也[图]
- 《翻别传》曰朗使翻见豫章太守华歆图起义兵翻未至豫章闻孙策向会[图]
- 过了几时其女及笄嫁了方城田家其妻方将囊中蓄积搬将出来尽数与了[图]
- 乃魏郑公魏徵字玄成今河北人官至宰相悬铃“玄龄”魏徵用此作比喻[图]
- 孟源说“先生说‘草妨碍到你了按理应当拔掉’为何又说这是从外表[图]
- 【译文】,贫贱的人看不起别人虽然他丝毫也没有骄矜的实力总还显[图]